《彼此同行、彼此牧養》信息系列

信仰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路程。聖經多次強調同行的重要性,例如:「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….」(林前12:27) ,提醒我們每一個信徒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,不可分黨,要彼此聯結,共同運作;又如:「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…」(傳4:9),強調在生命的旅途中,有伴同行可以互相扶持、分擔孤單與困難;以及:「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…」(加6:2),鼓勵我們在彼此的重擔中分擔痛苦與困難,展現出基督的愛與關懷。神的心意從來不是要我們獨自面對生命的挑戰,而是讓我們在基督裡彼此扶持、彼此接納、共同成長。

隨著教會的發展,我們深深感受到神正在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季節——小組運動異象。這不僅是一個聚會的形式,更是神賜給我們的一個寶貴機會,讓我們在小而緊密的關係中經歷祂的愛與真理。

七月份的講台,教會將以「彼此同行,彼此牧養」為主題,透過聖經的教導,一起探索神對教會群體的心意。讓我們一起回應神的呼召,在信仰路上同心同行!

以下是為《彼此同行、彼此牧養》講道系列設計的小組討論問題建議,結合主日的核心信息與生活應用,幫助會眾將將真理實踐於日常,願神使用,明白信仰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旅程!

小組討論問題建議:上主在我的苦難中

親愛的弟兄姊妹,在剛過去的兩個主日 (7/20&27),我們一起聆聽了主題為《上主在我的苦難中》的信息。透過聖經中約瑟的故事、拿俄米與路得的經歷,我們看見了:即使人生破碎、身份轉變、情緒翻騰,上主仍然與我們同行。祂不只是我們在高山的 神,也是我們在幽谷的 神。

第一週我們透過拿俄米與路得的故事——看見拿俄米這位經歷多重失喪與身份轉變的女性——她從太太成為寡婦、從母親成為喪子的母親、從本地人淪為移民。她曾說:「不要叫我拿俄米(甜),要叫我瑪拉(苦)」,她誠實地面對自己情緒的低谷,沒有隱藏她的傷。然而,她並沒有被苦毒吞噬,反而在路得的陪伴與上主的安排中,看見 神未曾撇下她。

第二週,我們從約瑟的故事看見——他年少時被兄弟出賣,被誣告下監,人生一次次陷入黑暗與孤立。可是,在每一個谷底,我們看見 神沒有離開他,而是在沉默中預備,讓他的生命被塑造得更堅實,最終被 神使用來拯救他人。創傷雖深,但 神的手更深;困境雖久,但 神的時間從不遲延。我們看見一個人如何走過創傷與被出賣的經歷,在失落與等待中仍然持守信仰,最終見證 神如何在破碎中動工,將苦難轉化為祝福。

今天,我們不是來「解決問題」或「給出答案」,而是來到 神面前,彼此聆聽、彼此扶持。我們可以像拿俄米一樣誠實,也可以像路得一樣陪伴、或像約瑟那樣經歷漫長等待,最終成為別人的扶持。我們可以選擇分享,也可以選擇靜默,鼓勵每一位,將心向 神敞開,讓主的話語與聖靈的工作觸摸我們的內心。

如信息中所提醒的:「創傷不是結局,而是轉化與成長的起點。」「順利中有不幸,不幸中有順利,在順利和不幸中學習順服、經驗脆弱。」願我們在大家的分享中,不只是談過去的傷,而是一起學習「持續向前行」的信仰——即使生命未必完美,仍然可以追求更大的「完整」。

七月份

7/6

同行的呼召

信仰不是一個人的旅程

傳道書 4:9-12;路加福音 24:13-35

7/13

彼此勸勉與背負

在困難中不讓人落單

希伯來書 3:12-14;10:24-25
加拉太書 6:1-2;羅馬書 15:1-2 

7/20

同理心與同情心的力量

上主在我的苦難中 (上) 

路得記1:20-21 

7/27

同理心與同情心的力量 

上主在我的苦難中 (下)

創世記41:50-52